在我国古代,人们对吉祥如意的愿望,不仅用语言,而且还常常通过某种自然物象的寓意、谐音或附加文字等形式来表达。所表现的内容也极为丰富,其中用花卉组成的吉祥图案便多种多样,菊花图案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菊,古作“鞠”。《礼记》中就有“鞠有黄华”的记载,周代后服中也有“鞠衣”之称,可见其历史之悠久。菊花的品种繁多,南朝梁陶弘景将其概括为两大类:一为真菊,一为苦薏,即野菊,明代李时珍又把菊花分成九百种;花大者如盘、小者如纽、高者盈丈、短者足尺,可谓千姿百态。花色也极为丰富,其中以绿色和墨色最为古雅。《史正志菊谱》载:“菊以黄为正,故概称黄华。白菊一、二年亦又变黄者。菊有黄白深浅之不同,而花亦有落有不落,盖花瓣结密者不落,盛开之后,浅黄者转白,而白色者渐红枯于枝上;花瓣扶疏者多落,盛开之后渐觉离披,遇风雨撼之则飘散满地矣”。自晋陶渊明以后,菊花逐渐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与重视,《范至能菊谱》里即有“名胜之士未有不爱菊者,至陶渊明尤甚爱之”之语。到了明清之际,爱菊之风更盛,人们根据菊花的种种特点、赋予了它许多富有诗情画意的名称,像:凤凰振羽、凌波仙子、嫦娥奔月、十丈珠廉、大黄袍、玉绣球和醉杨妃等,将其与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花卉之一。又因为菊花具“养性上药,能轻身延年”之效用,被誉为“十二客”中的“寿客”。人们把菊花与其他音韵相同的花草、物象以及文字等相搭配,组成种种内涵丰富的“吉祥语”图案,以点缀生活,求得幸福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