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我国第14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亮点纷呈的主题活动点燃了乌伤大地的文化激情,尽情展示着义乌文化遗产在街头、在乡间、在校园的勃勃生机。
新时代里,义乌文物保护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正努力接好文化遗产保护的接力棒,从这片土地出发,走向全国、走进世界,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用起来、亮起来。
流光溢彩的迎龙灯、传唱乡里的义乌道情、精致灵动的剪纸、酒香醉人的手工红曲……历史悠久的乌伤大地上,积淀了众多底蕴丰厚、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在历经岁月更迭与文化传承后,成为了关于这座城市文化的共同历史和璀璨明珠。
目前,义乌共有105项市级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两项、浙江省级14项、金华市级38项,带着浓郁本土气息的义乌非遗在全市遍地开花。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高度重视,使得义乌非遗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发展理念带领下,走出了一条创新性的传承道路。
非遗传承,首要在人。在这片土地上,每一天都有非遗传承人坚守初心、诠释“匠心”的故事在发生。
“最近我新收了一个徒弟,以前还总担心传承无人。这不,24岁的年轻人自己循着这门老手艺找上门来。”在佛堂老街经营打锡铺3年的老锡匠唐樟德欣喜万分,横亘于心头的多年忧虑终于消除了,人来人往的街巷上,身着唐装的师徒俩仰仗手艺,厮守乡土,打造着独属于手艺人的敞亮舞台。
这样的美事也同样发生在义乌不少非遗传承人身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叶英盛收徒授艺,义乌道情薪火相传;木雕技艺传承人万少君收徒承技,在一雕一琢中延续匠人精神……非遗传承人的相继收徒,将原先面临着传承难甚至失传窘境的义乌非遗项目拉上了一条保护传承的康庄大道。
非遗传承在学校。近年来,义乌非遗传承人相继走出工作台,走进课堂,将绵延在非遗中的乡土情结以及文化魅力,深深植根在义乌学生的心田之上。一项项以人为本、口传身授的活态传统文化,也找到了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传承新途径。
“学校每个班每周开一节剪纸课,并在每个传统节日定期举办相关主题的剪纸活动,将这项非遗项目引进校园、引进课堂,并与学科学习相结合。”后宅街道塘李小学校长毛潮龙介绍道。
非遗在润物细无声的传承中生生不息。据义乌市非遗中心负责人介绍,如今义乌已建成风筝、剪纸、婺剧、百子灯、道情等38个非遗教学传承基地,几乎每个项目都有对接学校,每个非遗传承人都有走进学校课堂亲身授艺的机会。义乌越来越多的学校正以传承非遗技艺为突破口,全力打造校园特色文化。
生产性保护和活态性的传承,使得义乌非遗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续写荣耀与辉煌,2018年2月,义乌非遗代表队首次走出国门,义乌剪纸、东河肉饼制作、农民画等非遗项目在美国马斯卡廷劲吹中国传统文化风;同年5月,“流动书场”进文化礼堂活动在全市各镇街火热开展,将义乌曲艺送进村头巷尾;各类展演活动层出不穷,古老的文化在多样的展示平台上得到鲜活传承……延绵的非遗文化脉络中,传统文化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