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清照的诗词有:
1.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0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回答: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宸孙女,很有文学修养。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为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号“易安居士”,后人仰慕其才华,赠“千古第一才女”之名。李清照诞生于公元1084年3月13日,至其于公元1155年(此处有几种说法,笔者取其一)去世,在其生命的七十一度春秋中,曾有过两度婚姻,前者赵明诚,后继张汝舟。
从史料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李清照与其“前夫”度过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岁月,公元1129年赵明诚离世时,李清照年已四十有五。李清照与赵明诚二人的婚姻生活在表面上看来,长达二十七年,而她与张汝舟的婚姻,却仅仅持续了数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她在两段婚姻中截然不同的表现,我们仅从史料上已无从查探,毕竟史书上记下来的,多是对时局有着较大影响的事件,不会跑过去窥探他人的婚姻生活,但文学著作却没有了这个限制,而对李清照婚姻生活最具“解释权”的,就是她自己的诗词
她没有儿女。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译文: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伤感情调伤感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她不追求砌立的早射,而是提炼富有表达力的寻常语度,八音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
一代词人李清照有两个绰号,一个是易安居士,这是她的雅号、自号,流传甚广,世人皆知,比较好理解;另一个是易安室,也是她自拟的,看上去有点语义不明,莫可名状,关注的人较少。
易安居士饱含了文人的雅趣、自负和自鸣得意,几乎是一种张扬和炫耀,易安室则细雨微风、波澜不惊,无悠闲自得之感,出现的时间很晚。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一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2、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一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一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一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5、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一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6、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李清照《夏日绝句》
7、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8、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9、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0、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一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的爷爷是韩琦的学生,而韩琦与范仲淹齐名。
李清照他爸叫李格非,是宋朝著名的美男子,又是京城的检查长。
她的老师叫晁补之,她的师爷就是苏轼。
她的亲外公王珪是个宰相,生有5子4女,李清照的母亲是大女儿。她四舅有一个女儿嫁给了秦桧,她大舅有一个女儿嫁给了蔡京!
蔡京有一个弟弟叫蔡卞,蔡卞的岳父就是王安石。
李清照继母的父亲叫王拱辰,当年与欧阳修争做状元,而欧阳修也是王拱辰的连襟,也算是李清照的姨姥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