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子百家思想百花齐放,各诸侯国你方唱罢我登场,因此典籍和典故就比较多
内史腾。也称内史胜,战国后期秦国将领,曾作为秦国代表接受韩国割让的南阳一带,并被任命为代理南阳守,安抚当地百姓。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内史腾奉嬴政之命前往攻打韩国,大败韩军,擒获韩王韩安,收缴韩国的全部土地,韩国灭亡。
内史腾虽然仅参与了这一战,但却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攻灭的第一个国家。
此后,内史腾又在南郡管理地方,为秦伐楚奠定了后方基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内史腾担任内史,负责管理京城,可见秦始皇对其的信任。
负荆请罪,纸上谈兵,围魏救赵,胡服骑射,窃符救赵,图穷匕见,朝秦暮楚,白虹贯日,悬梁刺股,呆若木鸡,高枕无忧,利令智昏,苌弘化碧
纸上谈兵:赵国名将赵奢有一个叫做赵括的儿子,他从小便熟读各种兵书,对于各种用兵知道,常常能够侃侃而谈,连他父亲都说不过他。后来,赵括顶替廉颇带兵同秦军对抗,结果在长平之战损兵四十万之众。
第一、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赵国的重臣蔺相如,因为屡次立功,被赵王立为相国,这招致了同为重臣的廉颇的不满,认为自己所立下的赫赫军功强于蔺相如的花言巧语。但蔺相如为了赵国的未来,多次对廉颇进行避让,不予其争端,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的良苦用心之后,心中自觉无比羞愧,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里请罪,从此两人打破隔阂,一起为赵国的未来而兢兢业业。
第二、朝秦暮楚
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国之间争战频繁,其余的各个诸侯国根据自己的利益,时而朝秦,时而暮楚。现如今,成为了一句表达人们反复无常的成语。
第三、三令五申
孙武有一次到了吴国,吴王想要试一试他的军事才能,便召集了一百八十名年轻宫女交给他去操练。孙武下令将宫女们分作两队,并且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过一会儿,孙武正式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整个队形都散开了。孙武在一次下令,宫女们全当在玩。孙武宣告不听统帅的命令是死罪一条,于是下令将带队的那两个宠妃给杀了,从此在也没有宫女敢无视孙武的命令了。
第四、胡服骑射
战国中后期,赵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他见到胡人普遍穿着窄袖便服,骑着马,行动迅疾,便决定向其学习,改革士兵的服装,发展骑兵。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赵国,便拥有了一支强大无比的骑兵。凭借着这样的一支骑兵,赵国南征北战,一下子成为了当时为数不多的强国之一。
第五、窃符救赵
战国时期,秦国有一次兵围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同意了。秦国听说后,马上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害怕秦国的报复,便下令让前去支援的魏军按兵不动。面对此种窘境,赵王想了个法子,给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经对魏王的宠妃有恩,于是便接着如姬的手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魏军解了邯郸之围。
日本战国时代(1467年—1600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这段历史。最早出自甲斐国(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篇即写道“天下战国之上”。
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16世纪中叶,地域武士中实力最强的织田信长崛起,永禄三年(1560年),在桶狭间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义元四万大军,名声大振。尔后逐步统一尾张、近畿。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变爆发,信长身亡。织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后击败明智光秀及柴田胜家,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地位。此后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逐步统一日本。后被天皇赐姓“丰臣”,并受封“关白”一职。丰臣秀吉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
庆长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后,丰臣家裂分为近江(西军)和尾张(东军)两派。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于庆长五年(1600年)发动关原合战,打败西军。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14年和1615年在两次大阪之阵中逐步消灭丰臣氏,战国时代结束。
历史姓廖的名人有:廖汉生,廖永安,廖永忠,廖仲恺,廖承志,廖惠,廖书安,廖荣坤,廖本淳,廖澄,廖元俭,廖燕,廖延相,廖容标,廖昌永等等。
战国王姓历史名人有王猛,王孝杰,王忠嗣,王贲
廖姓出自姬姓。周武王灭商立国后,封同父异母的弟弟廖为伯爵,就是伯廖,把被吞并的飂国分封给了他。古飂国后在春秋初期被楚国所灭,伯廖子孙就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这支廖姓在汉朝时,出了个叫廖颉的人,曾担任过巨鹿太守,巨鹿廖姓在当时是望族。
由于飂国国小势弱,文章典籍中很难寻到踪迹,现在很难确考当初的真实情况。很可能飂,蓼、廖是同一个地方,子孙出自同一个始祖。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
因此战国时期的秦国国主应该经历过公元前475年的秦国国主算起。
秦厉共公 嬴公 前476年-前443年 在位34年
秦躁公 前442年-前429年 在位14年
秦怀公 前428年-前425年 在位4年
秦灵公 嬴肃 前424年-前415年 在位10年
秦简公 悼子 前414年-前400年 在位15年
秦惠公 前399年-前387年 在位13年
秦出公 出子 前386年-前385年 在位2年
秦献公 师隰 前384年-前362年 在位23年
秦孝公 渠梁 前361年-前338年 在位24年
秦惠文王 嬴驷 前337年-前311年 在位27年
秦武王 嬴荡 前310年-前307年 在位4年
秦昭襄王 嬴稷 前306年-前251年 在位56年
秦孝文王 嬴柱 前250年-前250年 在位1年
秦庄襄王 嬴楚 前249年-前247年 在位3年
秦始皇帝 嬴政 前246年-前210年 在位37年
较早记载埃及金字塔之谜的文献比较著名的文献有:
1、考古学家克莱默和汤姆森著的《 考古学禁区 》
2、希罗多德的《历史》
3、 艾德华兹著《埃及金字塔》
4、王海利所编写的《埃及通史》
5、孟德尔生著《金字塔之谜》
6.、迈克尔.贝金特著《文明的疑踪》
7、孟德尔生著《金字塔之谜》
埃及金字塔之谜是人类史上最大的谜, 它的神奇远远超过了考古发现在古文献记载,关于金字塔的各种议论五花八门,其中既有科学的考证,大胆的推测,又有神奇的假设,想入非非的臆测,更有一些庸人、巫师提出种种扑朔迷离,荒诞不经的说法,但最早一说并不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