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雍正王朝》中的张廷玉?

2024/11/22 11:52:27 作者:佚名 来源:yxlady
怎样评价《雍正王朝》中的张廷玉?

张廷玉随康熙南巡,到南京时遇年羹尧回京述职。年羹尧便给他送上一份礼物:蜀锦若干匹,橘子若干箱,湘妃竹扇若干箱,天麻若干斤…… 张廷玉却说:

说完,他端起茶饮了一口,其管家见主人如此,马上喊道:“端茶送客了!”

同来的钟岳麒第一次见这位宰辅,他对张廷玉的做派感到新奇,说自入宦海,头一回见清官,几斤天麻还要付钱。

年羹尧不胜感慨:“张廷玉的确清廉,收天麻已是很大的面子。熙朝宰相大多没下场,此人不衰,确有过人之处。

年羹尧说得不错,张廷玉作为名动天下的三朝宰相,几十年宦海,沉浮了多少人,他却岿然不动,的确有太多过人之处。

张家世代大儒、孔门弟子。张廷玉是沾了祖上的光恩荫进士,20岁进上书房,被授上书房领侍卫大臣、太子太保兼内阁大学士。

因其才学出众,且精明能干,颇得圣心,不久就成为康熙时代权倾朝野的天子幸臣。

张廷玉的才学,在一干大臣里的确是出类拔萃的。无论是军中还是府中,大大小小的事情,皇上都是找他拿主意。

当夺嫡大战达到高潮的时候,老年康熙已力不从心,都是张廷玉帮助皇上处理政务,连选择接班人的这样的大事,康熙都听从了张廷玉的建议。

那天,康熙把张廷玉和张苞召进宫中,秘密地商量立储事宜。康熙在老四胤禛、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禵之间难以抉择。

张廷玉是太子太保,他当然是太子胤礽的支持者,太子被废后他表面上不站队,其实是看好办事认真又卖力的老四胤禛的。

于是,他用事实向康熙说明,大清下一步需要的是敢于改革、勇于进取的君王,而不是一个守成之主。

康熙明白了:温文尔雅的老八只能做个守成之主,而要大刀阔斧地改革时弊,非老四胤禛莫属。

除了说话得体、办事老成,张廷玉的文字功夫也是了得,皇上下达的谕旨,都是由他来拟,往往是这边刚说完,那边已落笔,可谓文不加点,走笔如风。

年羹尧送礼,张廷玉拒收。据张廷玉自己说“从不接人家的礼”。此话不假。

他不但本人不收礼不贪污,还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不贪不沾。

雍正继位后第一次开恩科,张廷玉的堂弟张廷璐做了主考官。临进考场,张廷玉到应天府贡院摆酒,亲自送张廷璐进闱。

临别,张廷玉对张廷璐说:

只可惜,张廷璐把哥哥的嘱咐当成了耳旁风,因和弘时勾结贩卖考题,东窗事发后被问斩。

张廷玉是著名的清官,也是一位勤政的贤相。他一年到头每天只睡三个时辰,即使晚上下班回到家,去他府上谈话的官员,也要喝着茶排队等。

“废寝忘食”对张廷玉来说毫不夸张。有一次,他正和雍正、方苞议事,竟然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雍正大吃一惊,急忙传太医,结果太医的话令人难以置信:“张相没有病,是饿晕了!”

原来张廷玉一早来朝办差,皇上两次赐了御膳,找他办事的人太多了,两餐都没有吃成。

雍正心疼了,等他醒过来,就让他回去休息,说今天的事情明天再议,而张廷玉却说,明天的事情更多,今天的事放到明天,明天更累。

康熙第一次废掉太子后,他让众臣推荐新太子人选,上书房大臣佟国维到处行走,为八爷胤禩拉票。

这事被康熙知道了,要重罚佟国维,而与佟国维关系并不密切的张廷玉,第一个站出来为他求情。

户部官员孙嘉淦,因直陈“新铸雍正钱”之弊端,被雍正罢了官。张廷玉以私人身份拜见了他,且告诉他:“你的铜四铅六铸钱办法,皇上已密旨马齐办理。”

当时孙嘉淦感动得泪流满面,张廷玉临走前拍拍他的肩头赞叹说:“天下官,都像你这样就好了……”

回朝之后,他对雍正说,孙嘉淦历练一下,可以大用的。雍正直接把孙嘉淦提拔为都察院监察御史。

张廷玉做人厚道,但不圆滑事故。对于一些看不惯的人和事,他也毫不客气。

年羹尧嗜杀成性,张廷玉教训他:“不要动不动就用兵弹压,年老兄前年平苗,杀人三千,至今善后难做,不得不慎……”

年羹尧当时是雍正的亲信,除了康熙和四爷没有谁敢指责他,而张廷玉就敢如此直言不讳。

别说是年大将军,就是皇上做得不妥,张廷玉也会指出来。雍正赏识酷吏田文镜,想破格升他的官,张廷玉却劝皇上:

雍正阴鸷刻薄,在场的大臣都 不赞成破格提拔田文镜,可谁也不敢出头劝谏,只有张廷玉用康熙重宠臣误国的教训来警示雍正。

康熙驾崩时,十几个阿哥为继承权的问题乱成一团,张廷玉让自己镇定下来,对大家说道:

他让隆科多去乾清宫取来遗诏,当众宣读,然后压住故意闹事的八爷党,亲自把老四胤禛扶上大位 。

不久太后崩逝,隆科多又受八爷一伙的指使,私调关防预谋大变,被张廷玉识破。他当即下令:“没有我的允许,调兵符谁都不能动!”

胤禩不禁感叹:张廷玉表面上不动声色,但什么都考虑到了。真真是贼才贼智!

精心策划的一场政变,就此告吹。但八爷们死不改悔,在一个朝会上,他们勾结弘时,指使几个外藩王爷,当场提出什么“八王议政”。

雍正的新政,伤及了不少告官显贵,所谓的“八王议政”,其实就是两代王爷导演的“逼宫”大戏。

首先发难的是东亲王永信,然后果亲王和简亲王也站了出来,胤禩、胤禟和胤禵,不失时机地跳出来指着责雍正专权寡恩。一时间,整个会场大乱。

眼看危险正向雍正逼近,张廷玉大呼一声:“皇上,不可一次接见多了,说话也不清爽!”

张廷玉又指着胤禵说:“十四爷身体欠安,请十四爷随三爷回府。”

然后他向胤祥使了个眼色,胤祥说了声“方便”就起身离坐,出门对图里琛说:“火速给我调一棚羽林军。”

等图里琛回来,大臣们已经退出场外。雍正对图里琛说:“你八爷、九爷、十四爷今儿累了,由你步兵统领衙门护送回王府。”

至此,一场危险的闹剧落下帷幕,从此,八爷党土崩瓦解,雍正才坐稳了大位。

这要感谢忠诚的十三爷胤祥,更要感谢遇事不乱、深沉练达的宰相张廷玉。

张廷玉为相数十年,无论朝政人事,上至皇族阿哥,下至州县小吏,都以“持衡”相处,和谁也不疏远,也没有特别亲近的,平日谨守“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箴言。

雍正称帝后,夺嫡失败的八爷党并没有死心,方苞提出分化瓦解八爷党的建议,张廷玉只是做了一个沉默的旁观者。

三阿哥弘时心怀叵测,精明的张廷玉早就心知肚明。可弘时毕竟是雍正的亲儿子,张廷玉也选择了三缄其口。

为了自身安全,他时刻揣摩“圣意”,有时候又不得不言 。康熙让重新推荐太子,张廷玉第一个推荐废太子胤礽,这正合“圣意”。

弘时买凶暗害弘历,事情失败后又到张廷玉那里恶人先告状,还嘱咐他瞒着雍正,悄悄处理了这件事。

张廷玉答应了,可他心里知道这件事与弘时脱不了干系,而瞒着皇上万万不可。说不定弘时也会写密折给皇上呢。

弘时一走,张廷玉思索片刻,便坐在桌旁,给雍正写了一份奏折: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把弘时秘密夜访之事禀告了,又顺便把弘时说的话透露给了皇上,最后没有忘记检讨自己的失责之罪。

不久,雍正赐死了弘时,张廷玉本来可以为其求情,可他又一次选择了沉默。

因为,他不想得罪弘时的对手弘历,四阿哥弘历,毕竟是雍正默定的储君,将来的大位继承者。

另外,张廷玉不为弘时求情,还有一点私心,当时堂弟张廷璐就是被弘时拉下水后被斩的,而弘时眼睁睁看着张廷璐被杀头,也是一声没吭。

写在最后——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流芳百世的名相——商鞅、萧何、诸葛亮、房玄龄、王安石、杨廷和、张居正、曾国藩……而能够称得上千古一相的,大清宰相张廷玉应该是其中的一个。

作为经历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贤相,张廷玉对大清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但我更欣赏张廷玉的个人魅力:为官几十载,却不贪不沾、两袖清风;处高身危,却低调内敛、深沉得如百丈潭水;身处党争漩涡,却不结党不站队,一身正气。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一代名相张廷玉,他满足了我对古代忠臣贤相的所有想象。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