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婴儿肚脐眼鼓起来的症状 新生儿脐炎的治疗方法推荐

2015/10/24 23:51:02 作者:T-liqiao… 来源:yxlady
新生儿脐炎,是新生儿脐部疾病中最常见的。胎儿出生后,接生人员就将脐带结扎,切断。断脐后,脐带残端逐渐干枯变细,而成为黑色,一般在生后3~7天脐带脱落。在断···

治疗当宝宝出现脐肉芽肿时,妈妈应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在肉芽还比较小的时候,医生会用硝酸银溶液对肉芽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很快就可以痊愈了。
但是肉芽长得比较大的话,就需要将肉芽整个先切掉。具体操作是:用线将肉芽根部系紧,由于血液流通被切断了,数日后肉芽就会自行脱落。之后,再用10%硝酸银溶液对患部进行消毒、处理,数日后就可以痊愈了。
脐疝气
脐疝气多发生于新生儿,有的宝宝在幼儿期仍然存在,这也是宝宝的常见病。脐疝气的发生,是由于宝宝的肚脐没有很好的闭合,导致肠子的一部分从宝宝肚脐的部位鼓出来而造成的。一般来说,早产儿由于身体发育机能弱,比其他足月生的宝宝更容易得脐疝气。
症状
判断宝宝得了脐疝气,爸爸妈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
首先,宝宝脐疝气鼓出的这个宝宝摸上去非常柔软。看上去外表呈一球形或半球形,像核桃大小的肿物。其次,宝宝哭闹得越厉害,腹压就越高,脐疝气也就鼓得更大更明显,安静或卧床时可消失。
如果宝宝脐疝气鼓起的小包包在5厘米以下,那么家长不用特别担心。脐疝气可随宝宝年龄的增长,腹壁肌肉的加强而自然痊愈,之后也没有什么不良影响。约有80%的宝宝在1岁以前痊愈,90%的宝宝会在2岁以前痊愈。
但是,宝宝在2岁后仍有脐疝气的话,妈妈就应格外注意了,需请医生诊治。
治疗
一般来说,在宝宝的脐疝气按压后可以复位。但是,当脐疝被卡在脐部较长时间后就有可能发生了嵌顿,无法用手送回。这样的情况需要紧急就医处理。因为肠壁受压,血液流通不畅,就有肠缺血坏死的危险。
若2岁以上幼儿仍见有脐疝,直径超过2厘米者,应去医院手术修补。如无手术条件,可试用粘贴法:用2条4厘米宽胶布,其中一条开一横行小孔,将另一胶布一端剪窄,使其能正好穿过小孔。用75%医用酒精消毒局部皮肤后,将胶布粘牢固定,使脐部下陷,两侧缺损缘相接触。注意局部清洁,一周后更换胶布。
宝宝脐带如何护理
脐带未脱落之前
脐带被切断后便形成了创面,这是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个重要门户,轻者可造成脐炎,重者往往导致败血症和死亡,所以脐带的消毒护理十分重要:在脐带未脱落以前,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特别是尿布不要盖到脐部,以免排尿后湿到脐部创面。要经常检查包扎的纱布外面有无渗血,如果出现渗血,则需要重新结扎止血,若无渗血,只要每天用75%的酒精棉签轻拭脐带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脱落。

上一页123下一页

婴儿肚脐眼鼓起来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