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似形似
儿童画在造型上常常不按物体的实际比例进行描绘,儿童由于生理特征关系和知识局限,他们做不到面面俱到,无法分析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儿童画人,头的比例常常很大,而头上的眼睛也很大。因为儿童看人首先吸引他的是人的头部,在头部上又总是人的眼睛。一个婴儿,当妈妈俯身去抱他的时候,他总是紧紧地盯着妈妈的眼睛,而当他能拿起笔来作画的时候,这种观察方法就从画面上反映出来了。儿童处于发育生长阶段,他们幼小的手缺少强健的肌肉,没法很有控制力的去描绘对象。然而他们又力图控制自己,使笔下的线条自然形成一些有抑扬顿挫的偶然效果及独特的稚趣,讲神似不求形似,使人看后叹为观止。儿童的绘画语言,炽热的情感,特殊的魅力影响着画坛的成人。许多画家收藏儿童画、临摹儿童画,学习儿童富于活力的造型方法,学习儿童大胆、直率、朴实地表达主观感受。世界知名的大画家如马蒂斯、毕加索、克利、齐白石、关良等均研究儿童的艺术语言进行艺术创作。现代儿童题材画家李平凡、温泉源、陈永镇等人的绘画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儿童画对他们的影响。为什么画家到高级阶段转而去向低级阶段学习呢?这就要去研究一下儿童为什么作画,儿童画在绘画艺术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