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症状分那几种 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2016/6/25 13:25:52 作者:T1-liang… 来源:yxlady
新生儿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早发型一般在出生后的两三天内出现,并在一个星期内达到“顶峰”,半个月后基本可以消退,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呢?下面就来看看!

在新生儿黄疸中有一种称为母乳性黄疸,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此间哺乳、发育等均正常,大便色黄或淡白。病因尚不清楚,有专家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肝——肠循环增加有关;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此酶主要来源于母乳,这种酶可以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游离胆红索,使肠内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加之乳婴的肠蠕动较慢,致使吸收增多而出现母乳性黄疸。
类型

新生儿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早发型一般在出生后的两三天内出现,并在一个星期内达到“顶峰”,半个月后基本可以消退,也即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的时间及达到的峰值都较相似。迟发型常在出生后一个星期甚至是半个月后才出现,甚至常接着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有的是在生理性黄疸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重。而且,母乳性黄疸比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比较长,有的长达2~3个月。 “但无论是早发型或是迟发型的母乳性黄疸,一旦暂停母乳喂养3~5天后,查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值可有明显的下降。因此临床上常用这种排除法来做辅助性的判断。”玛丽医生指出,由于继续母乳喂养可使黄疸重新出现甚至加重,因此不少焦虑的家长也会担心孩子是否有肝炎或溶血问题。这时就应该查查肝和脾以进一步确诊。一般来说,出现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身体其他情况都良好,能吃能睡而且体重增加也很正常,而且其他肝功能正常,肝和脾都没增大迹象,查血象也没贫血症状。而患肝炎的小儿除黄疸外还伴有厌食、呕吐及明显的肝功能异常等,患溶血病的小儿病情一般较重,除了黄疸外还有贫血、肝脾大等症状。

123下一页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症状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