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莲(学名: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 f.) Nees),又名春莲秋柳,一见喜,榄核莲、苦胆草、金香草、金耳钩、印度草,苦草等。一年生草本植物,长4~8厘米,宽1~2.5厘米。药用植物,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作用。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穿心莲喜高温湿润气候。喜阳光充足、喜肥。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期适温为25~30℃气温下降到15~20℃时生长缓慢;气曙降至8℃左右,生长停滞;遇0℃左右低温或霜冻,植株全部枯萎。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和中性砂壤土栽培为宜,pH8.0的碱性土仍能正常生长。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法或直播法,龙以育苗移栽法为主。当9~10月果实呈共同褐色时,在早晨露水未干前分批采摘,放在荫凉处后熟几日,用罩子盖住,以免种子弹跳损失,待果荚全部开裂后,筛
去果皮,取得种子。穿心莲种子细小,千粒重0.93~1.52g,种皮坚硬,外包有一层蚶质,对播种技术要求较高。苗床土壤要求肥沃疏松,耙平整细,种子在播种前要用细砂纸或砂磨去种皮蜡质再用温水浸种,再放在30℃温箱中催芽,然后播种,在广东、福建等地春季2月下旬~3月上旬;秋季在7月播种在高畦苗床上。江、浙、四川则用温床育苗于3月中、下旬,冷床育苗于4月。华北、西北地区温室宜在3月上、中旬,温床于4月上旬、阳畦于4月中旬,塑料大棚以4月15~20日播种为宜。苗床管理,主要是控制知当的温度和湿度。出苗前要经常保持苗床湿润,畦内相对湿度保持70%~80%为宜。苗出齐后,应控制土壤湿度,以防猝倒病发生。苗高6~7cm,有3~4对真叶时即可移栽。直播在江、浙不宜早于4月中、下旬,四川4月中旬~5月上旬,北京以5月中旬为宜。栽培时最好分种子田(专供采种用)和商品田(专门收割全草供药用)两种。种子田应有5月~6月上旬移栽,行距50~65cm,株距30~35cm。商品田可在5月下旬~6月上旬栽种,行距25~33cm,株距16~20cm,每平方毫米栽105000~195000株。
田间管理
主要是及时浇水,以利幼苗扎新根,以后每隔15~20d中耕除草、追肥1次,追肥以氮肥为主,可流人畜粪水、尿素等,特别在6、7、8三个月田间管理十分重要,要多施氮肥,经常浇水等。株高30~40cm时,可培土防止风害。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立枯病,有1~2对真叶期发生,可降低土壤湿度,用50%多菌灵处理土壤,或1000倍液浇灌病区。猝倒病有2~3对真叶时发生,可控制温度,注意通风,加强苗床管理。黑茎病在成株期发生,可加强田管理,及时排除积水,忌连作。发病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或浇灌病区。还有疫病、病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或浅灌病区。还有疫病、病毒病等为害。虫害有棉铃虫、蝼蛄等为害。
主要成份
叶含二萜内酯化合物:穿心莲甲素即去氧穿心莲内酯0.1%以上,穿心莲乙素即穿心莲内酯1.5%以上,穿心莲丙素即新穿心莲内酯0.2%以上;及高穿心莲内酯,潘尼内酯。还含穿心莲烷,穿心莲酮,穿心莲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等。
根除含穿心莲内酯外,还含5--羟基--7,8,2',3'--四甲氧基黄酮、5--羟基--7,8,2'--三甲氧基黄酮、5,2'--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芹菜素--7,4'--二甲醚、α--谷甾醇等。
全草尚含14--去氧--11--氧化穿心莲内酯、14--去氧--11,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另据初步分析,还含甾醇皂甙、糖类及缩合鞣质等酚类物质。
又从叶、嫩枝、胚轴、根和胚芽所得的愈合组织,经培养分离,得三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榄核莲内酯A、B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