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木是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10厘米,体内具黄白色乳汁;树皮黑褐色,呈片状剥落;嫩枝密生皮孔,被淡黄色绒毛,老枝黑褐色,无毛。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海拔100至600米的低山或丘陵。为阳性树种,耐旱耐瘠薄的环境,幼年生长缓慢,天然更新较弱。
高大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60厘米;树皮灰黑色,具乳汁;嫩枝密生皮孔,被锈色绒毛,后变无毛。托叶披针状线形,长3毫米,宽1毫米,早落。叶互生,星散或密聚于分枝项端,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6-16厘米,宽2-6厘米,先端阔渐尖而钝头或骤然收缩,基部阔渐尖或尖楔形,两面无毛,上面具光泽或无,边缘外卷,中脉在上面稍凸起,在下面浑圆且十分凸起,侧脉13-22(26)对,表面不十分明显,下面明显,成80度角上升;叶柄细,长约1.5-3.5厘米,被锈色或灰色短柔毛,上面具深沟槽。花数朵簇生叶腋,花梗纤细,长1.5-3.5厘米,被锈色或灰色短柔毛;花萼4裂,稀5裂,裂片卵形,钝,长3-6毫米,宽3-5毫米,外面和内面的上部被灰色或锈色绒毛;花冠黄绿色,长5-7.5毫米,无毛,裂片6-11,长圆形,钝,长4-5毫米,宽2-2.5毫米,冠管长1.5毫米;能育雄蕊(16)18-22(24),花丝钻形,长约1毫米,无毛,花药卵状披针形,长1.5-2.5毫米;子房卵形,长1-2毫米,6-8室,密被锈色短柔毛,花柱钻形,长8-10毫米,上半部无毛,下半部密被锈色短柔毛。果椭圆形或小球形,长2-3厘米,宽1.5-2厘米,基部具宿萼,先端具宿存、花后延长的花柱,果皮肥厚,被锈色绒毛,后变无毛;种子1-5枚,椭圆形,长 1.8-2.7厘米,宽1-1.2厘米,疤痕长圆形,无胚乳,子叶扁平,油质。花期7-9月,果期 10月-翌年1月。紫荆木一般分布于低山或丘陵。自然分布区年平均温21.5--22.8℃,极端最高温40.8℃,极端最低温-3.3℃,最热月平均温28℃,最冷月平均温11--14℃,年积温7300--8100℃,年降雨量1200--20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可达85%。土壤多为花岗岩、砂岩和页岩发育而成的红壤和砖红壤性红壤,pH值4.5--6.2,或生于石灰岩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