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
古人学习知识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这件事还必须亲自实践。
原文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宋代〕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1199年(庆元五年)于山阴写给二十一岁小儿子陆聿的。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一生只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就是因为《春江花月夜》而“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这首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犹如一股股迎面扑来的浓郁的情感,千百年来,使无数的文人骚客为至倾倒.无怪乎该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意思是:一个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在林间边歌边走,嘹亮的哥声在林子上空回旋飘荡.大概是想捉正在叫着的蝉吧,他忽然站住不走了,也不再唱歌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
世说新语文学篇: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做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七步成诗真天子,烟花三月下江南,午夜钟声更夫敲,铁树银花送英雄,龙风呈祥庆太平。
就表示对方很有学问,离别的时候祝他好运。
七步成诗:汉语成语,意思是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该词语典故出自由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为其兄曹丕而做.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3、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唐.于鹄 《题邻居》
4、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魏晋.左思《咏史》
5、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这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劝学》诗。全诗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诗名劝学,就是劝男子趁着年轻,抓紧时间努力读书学习,年轻的时候不努力,等到头发白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连叶无穷碧,咉入荷花别样红。
整个大唐几万首诗歌中,一首《春江花月夜》几乎能够压倒全唐,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传世的经典,它们能够流传后世都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浪得虚名。虽然这首诗歌寥寥两百字,但是读来让人觉得就像是一盏韵味清新的香茶,不知不觉中,浅饮见底,唇齿留香,回味悠长。也正是因为如此,成为了人们公认的经典。
读书切戒在慌忙, 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 切身须要急思量。读书要注意不能慌忙 慢慢地用功去读,才会觉得意味深长 有不明白的地方不妨暂且放过去 与自己切身相关的需要认真思考。刘项原来不读书这句出自唐代诗人章碣的诗作焚书坑。全诗为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译文
竹帛燃烧的烟雾刚刚散尽,秦始皇的帝业也化为空虚,函谷关和黄河天险,也锁守不住始皇的故国旧居。
焚书坑的灰烬还没冷却,山东群雄已揭竿而起,灭亡秦国的刘邦和项羽,原来并不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