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法
(1)单角子宫仅一侧副中肾管正常发育形成单角子宫,另一侧副中肾管完全未发育或为形成管道,未发育侧卵巢、输卵管和肾脏往往同时却如。
(2)残角子宫一侧副中肾管中下段发育缺陷,形成残角子宫,残角子宫侧有正常的卵巢及输卵管,常伴有同侧泌尿系器官发育异常。常与单角子宫同时存在,约占65%,一侧副中肾管发育为单角子宫,另一侧副中肾管中下段发育缺陷,形成残角子宫,根据残角子宫与单角子宫的解剖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I型残角子宫有宫腔,并与单角子宫宫腔相通;II型残角子宫有宫腔,但与单角子宫宫腔不相通;III型残角子宫为实体残角子宫,仅以纤维带相连于单角子宫。
(3)临床表现单角子宫无症状。残角子宫若有内膜功能,且宫腔与单角宫腔不相通者,往往因经血倒流或宫腔积血出现痛经,也可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检查可见单角子宫偏小,偏离中线。伴有残角子宫者可在子宫另一侧触及小硬块,若残角子宫宫腔积血时可扪及肿块,并有触痛。
(4)治疗单角子宫无需处理,但孕期需要加强监护,防止子宫体扭转等。残角子宫根据其不同类型有不同处理,若为I型残角子宫,无症状也可不予处理,II型残角子宫常会有痛经等症状,需要手术切除宫体,手术时需要同时切除同侧输卵管,避免输卵管妊娠发生,III型残角子宫无症状,无需处理。
双子宫
双子宫为两侧副中肾管未融合,各自发育形成两个单角子宫和两个宫颈,两个宫颈可分开或相连,宫颈间也可有交通管,也可为一侧宫颈发育不良、缺如,双子宫可伴有阴道纵隔或斜隔。
(1)临床表现患者多无症状,症状多与阴道异常有关,如:伴有阴道纵隔者可有性生活不适,伴有阴道无孔斜隔者可出现痛经,伴阴道有孔斜隔者月经后阴道持续少量流血,为陈旧性且淋漓不尽,或为褐色分泌物。
(2)治疗一般双子宫无需处理,伴有阴道纵隔或斜隔时,需要行阴道隔切除手术。
双角子宫
双角子宫是双侧副中肾管融合不良所致,分为完全性双角子宫(从宫颈内口处分开),不全性双角子宫(宫颈内口以上处分开)。
(1)临床表现多无临床症状,检查时可扪及宫底部有凹陷,超声检查、磁共振等有助于诊断。
(2)治疗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双角子宫有反复性流产时,可考虑行子宫矫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