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皮下出血是什么原因呢? 引发皮下出血的12个原因及分析
皮下出血根据其直径大小及伴随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1.小于2mm称为瘀点;2.3~5mm称为紫癜;3.大于5mm称为瘀斑;4.片状出血并伴皮肤显著隆起成为血肿。
皮下出血(subcutaneous hemorrhage)根据其直径大小及伴随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1、小于2mm称为瘀点(petechia);2、3~5mm称为紫癜(purpura);3、大于5mm称为瘀斑(ecchymosis);4、片状出血并伴有皮肤显著隆起成为血肿(hematoma)。
1.老年性紫癜
多发生于60岁以上较消瘦的老人,紫癜常见于面、颈、手背、前臂和小腿等部位,常由红到紫红色的瘀斑组成,持续数周,吸收缓慢,最后留下棕色的色素沉着斑,没有自觉症状。一般认为是因皮肤退行性变、皮肤组织疏松对血管的保护作用减弱,以及血管硬化所致。
2.血管性血友病
表现为皮下出血、血尿、鼻出血、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等,有出血性疾病家族史。实验室检查:出血时间延长,阿司匹林耐量试验多呈阳性。
3.感染性疾病
发热、苍白、心悸、休克伴皮下出血,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血培养可见致病菌。皮下出血是由于毒素或脓毒栓子的形成,导致毛细血管壁损害所致。
4.过敏性紫癜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表现为双下肢、臀部对称性分布的、分批出现的大小不等的丘疹样瘀点。可伴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腹痛、关节痛、血尿等,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束臂试验(又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5.单纯性紫癜
多见于女性,月经期出现皮下出血,没有黏膜出血。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正常,出凝血时间正常。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