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应该及时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比如宝宝的便便就会经常给你透露一些疾病信号,你都了解吗?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十种常见的不正常便便以及应对措施,妞们学习下吧……
当妈的都恨不得宝宝永远不生病,家里的常备药最好放到过了期。可是人食五谷杂粮难免有个小病小灾。只是我们作为母亲应该及时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争取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比如宝宝的便便就会经常给你透露一些疾病信号,你都了解吗?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十种常见的不正常便便以及应对措施,妞们学习下吧!
1、奶瓣屎
便便症状:宝宝大便中有白色小块
应对措施:母乳宝宝,妈妈饮食不要过于油腻,蛋白质不要太多,不要补钙过量,也要注意宝宝腹部保暖。若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妈妈就不用过于担心,平时给宝宝适当增加白开水的量,喂完奶后给宝宝腹部按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按医生建议指导下给宝宝吃点益生菌。
奶粉宝宝,妈妈在冲调奶粉时,一定要按照比例冲调,浓度不能太高,按照正确方法转奶,可以给宝宝实施少量多餐的方法进行改善。
2、 豆腐渣便
便便症状: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样。
应对措施:这可能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状,需到医院就诊。
3、蛋花汤样大便
便便症状: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一般无黏液。
应对措施:多见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儿。如为母乳喂养则应继续,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及次数,多能自然恢复正常。如为混合或人工喂养,需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可在奶粉里多加一些水将奶配稀些,还可适当喂些含糖盐水,也可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则应请医生诊治。
4、 绿色稀便
便便症状:粪便量少,次数多,呈绿色黏液状。
应对措施: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这种大便也称“饥饿性大便” —你的宝宝没吃饱,这时只要给足营养,大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5、泡沫状便
便便症状:大便稀,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带有明显酸味。
应对措施: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就能恢复正常。未添加辅食前的婴儿出现黄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应适当减少糖量,增加奶量。
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出现棕色泡沫便,则是食物中淀粉类过多所致,如米糊、乳儿糕等,对食物中的糖类不消化所引起的,减少或停止这些食物即可。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