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地黄:鲜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根茎。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为栽培,赤野生于海拔50~1100m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为清热凉血药。
⑧ 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心神烦乱:生地黄汁半小盏,益母草汁半小盏。 上药,入酒一小盏相和,煎三、五沸,分为三服,频频服之。(《圣惠方》地黄酒)
⑨ 治消渴:生地黄三斤(细切),生姜半斤(细切),生麦门冬二斤(去心)。上三味一处于石臼内捣烂,生布绞取自然汁,慢火熬,稀稠得所,以磁盒贮,每服一匙,用温汤化下,不拘时。 (《圣济总录》地黄煎)
⑩ 治坠马伤折手足,痛甚:生地黄一斤,生姜四两。 捣细末,入糟一斤同炒匀,乘热以布裹罨伤处,冷即易之,先能止痛,后整骨。 (《夷坚志》)
临床应用
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将鲜生地洗净、拭干,削去外皮之毛根及坑凹部分,再用盐水充分洗净,擦干后切成薄片,放入消毒过的研钵内,捣成糊状,以4层消毒纱布包紧挤榨取汁过滤。
每斤鲜生地约取汁50余毫升。
每100毫升药汁加入冰片末1克,使成1%的混悬液。
用时先以双氧水清洗耳道,用消毒棉花拭干,然后滴入药液2~3滴,再在外耳道塞一小棉球。
每日或隔日1次。
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0例,症状消失12例,进步7例,无效1例;治疗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3例及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外耳道炎6例(8例配合抗菌药物),结果症状消失5例,进步4例。
有的经治3~5次即愈,无不良反应。
名家论述
①《汤液本草》:生地黄,钱仲阳泻小肠火与木通同用,以导赤也,诸经之血热,与他药相随,亦能治之,溺血便血亦治之。
②《本草汇言》:生地,为补肾要药,益阴上品,故凉血补血有功,血得补,则筋受荣,肾得之而骨强力壮。
又治胎产劳伤,皆血之愆,血得其养,则胎产获安。
又肾开窍于二阴,而血主濡之,二便所以润也。
③《本草新编》:生地,凉头面之火,清肺肝之热,热血妄行,或吐血,或衄血,或下血,宜用之为主,而加入荆芥,以归其经,加入三七根末,以止其络。
然而此味可多用而不可频用,可暂用而不可久用也。
当血之来也,其势甚急,不得已重用生地,以凉血而止血,若血一止,即宜改用温补之剂,不当仍以生地再进也。
如日日煎服,久则脾胃大凉,必至泄泻,元气困乏,而血又重来。
④《本经逢原》:生地黄,《别录》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胎动下血,鼻衄吐血,皆捣汁饮之,以其能散血消瘀解烦也。
其治跌扑损伤,面目青肿,以生地黄捣烂罨之即消,此即《本经》治伤中血痹,折跌筋伤等证之义。
盖肝藏血而主筋,肝无留滞,则营血调而伤中自愈,筋无邪著,则三气通而血痹自除。
作汤除寒热积聚者,血和则结散,而诸证平矣,其曰填骨髓,长肌肉者,邪无著而形神自复也。
按生地黄与干地黄,功用不同,岂可混论。
徐之才《别录》云,生地黄乃新掘之鲜者,为散血之专药,观《本经》主治,皆指鲜者而言,祗缘诸家本草从未明言,且产处辽远,药肆仅有干者,鲜者绝不可得,是不能无混用之失。
曷知干地黄既经炙焙,力能止血,安有伤中血痹,折跌筋伤等治乎。
至于伤中日久,积聚内形,寒热外显,并宜鲜者作汤,统领他药,共襄破宿生新之功。
设混用干者,则瘀伤愈结,安望其有髓充肉长之绩乎。
予尝综览诸方,凡药之未经火者,性皆行散,已经炙焙,性皆守中,不独地黄为然也。
⑤《得配本草》:世人动云生地妨胃,其能开胃,人实不晓,惟胃中阳气不足者,服之则胃气不运而饮食减,若胃阴虚,而胃土干燥,致胃气不运者,生地滋其阴,以清其火,而胃气从此运行,饮食自然渐进。
至时行热症,生地尤为切要,阴汁上充,则汗涌于肌表而经邪解;阴血下润,则秽泄于二便而腑邪出,故火邪溢于阳明经,冲生地汁于白虎汤中,战汗而顿解;邪热入于阳明腑,冲生地汁于陷胸汤中,便通而自退;更有火生痰,痰生火,交结于中,和生地汁于竹油、姜汁中则谵语直视等症即除。
如无生地,可用干地黄,滚水浸透,绞汁冲服,防其泥滞,加枳壳或川贝疏之。
且气道通,邪气外达,而病自霍然。
近人多以生地为补剂,又疑妨胃,畏不敢用,即用之,亦一、二钱而止,五、六钱而止。
入诸药同煎,半成熟地,使邪滞于内而莫出,泥于膈而胃闭,遂视此为害人之品,禁不入方,致令胃阴枯涸,多有不可救药者,亦由用之不善也。
⑥《本草正义》:《别录》生地黄一条,云大寒,则以新采得者而言,故结以'皆捣饮之'四字,谓捣饮其自然汁也。
较之干者已经日曝,自有不同。
其治鼻衄吐血者,指气火升腾,挟血上逆,妄行汹涌而言,如大吐大衄之属于气火有余者,是宜以大寒直折其逆上之势,而下血溺血之实症火症,亦同此例。
若去血已多,火焰已减,即非所宜;而所失太多,气营两惫者,更无恣用大寒之理。
又谓主妇人崩中血不止,则血崩一症,多属冲任无权,下元失其固摄之力,虚症极多,实火绝少,必无纯事寒凉,可以止崩之法。
盖诸失血之宜于甘寒清火者,惟阴虚火动,邪焰鸱张,而正气未衰,脉洪神旺之时,可以寒凉灌溉,先去其凭依之势;一至所失不少,纵有余火未熄,总之形神已馁,脉象已虚,即非一味清凉所可奏绩。
若更形消色夺,气怯神疲,则虚惫之余,固摄扶元,犹惧不逮,又安可寒凉无忌,更戕其正。
况乎大寒止血,更必有血凝积瘀之害。
虽曰地黄散瘀,是其特长,或尚不至积寒生瘀;然大寒之性,必非通治诸般失血,无往不宜,《别录》所言,似嫌呆板,必不可泥。
乃更以主治产后血上薄心闷绝,则气逆上冲,法宜降逆逐瘀,亦非甘寒所宜;纵曰此物果能破瘀,而'大寒'二字,终非新产通用之品,亦当存疑,未敢轻信。
又主胎动下血,则症与崩中近是,亦难泛用,又接以胎不落三字,则指胎元已坏,欲堕未堕者言以为破血下胎之用,盖古人固以鲜地为逐瘀破导品也。
又主堕坠腕折,瘀血留血,是亦古人用以破瘀之常;北齐徐氏之才,亦有鲜生地散血之说。
颐谓伤瘀发肿发热,用以外治,清热定痛,散瘀之功,固不可没;若内伤有瘀,则恐非大寒之性所能破导者也。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