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即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是指体内血脂及黏稠度过高,而使冠状动脉、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粥样硬化,引起心、脑血管的弹性减弱、管腔狭窄、血流缓慢、血栓形成,导致心肌和脑组织缺血、缺氧等病变,出现心前区疼痛、心悸怔忡、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可致心、脑血管梗死等。属于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中医虽无此病名,却隶属于胸痹、心悸、眩晕、头痛、肢麻、中风等范畴,认为其发生部位虽在心、脑,病因病机与心、脾、肾的亏损,加之过食膏粱厚味,七情内伤,思虑劳倦,寒邪侵袭有关,临床常见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证候。
对于此病,虽然两者在临床多数同时并存,但应分清孰轻孰重,采用辨证论治方法,从“心脑同调”入手,以益气活血、疏经通络为主,常可获得事半功倍之效。
心脑血管供血不足——胸阳不振
由于心阳不足,气机阻滞,行血不畅而致。症见胸痛心悸,面色苍白,身寒肢冷,气短乏力,失眠多梦,自汗便溏,脉象沉细无力,舌质胖淡苔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