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所提倡的饮酒文化?

2024/9/28 7:57:04 作者:佚名 来源:yxlady
中国酒文化所提倡的饮酒文化?

当今社会,但凡饭局,有一道菜必不可少,有一个环节不可或缺。而这缺一不可的东西,就是酒。

现在的人,以能喝酒为荣,以会喝酒为傲,并且还常常以古人的名义说事,说这就是自古及今流传下来的酒文化。他们打着这样的幌子,常常喝得酩酊大醉,烂醉如泥。殊不知,如此恶习、这样的说辞,无形之中不但伤害了自个的身体,亦中伤了真正的酒文化。

01.西周时期的酒文化

《史记》中曾这样描述夏朝末代君主夏桀是如何纵酒狂欢,嗜酒如命,“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夏桀在宫殿大肆狂欢,喝酒像牛喝水一样,致使政令混乱,最终被商汤取而代之。

而商汤似乎并没有吸取夏朝的教训。到了商朝末代君主纣王,喝酒的恶习比之夏桀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司马迁更是在《史记》直言不讳道:“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纣王酗酒、斗酒,毫无节制,致使身死国灭,国破家亡。

到了西周,周公吸取了夏商两朝喝酒亡国的教训,亲自制定并颁布了《酒诰》来约束喝酒行为。《酒诰》的问世,标志着我国酒文化雏形的诞生。

周公颁布的《酒诰》言简意赅,大致概括为“饮惟祀、无彝酒、德将无醉、执群饮、禁沉湎”五小点。明确规范了只有祭祀或是孝敬父母的情况下才能喝酒,喝酒时候还要用道德约束自己,不能喝醉,也不能经常喝酒,更不能聚众豪饮和沉湎饮酒。至于那些不顾法纪,依然我行我素,喝酒无度之人,一旦发现便直接处死。

“世上好喝酒的,乐于酒而不知足,心常犯乱,以至于行为举止颠倒,礼法观念丧失,致使败坏德行。”远在西周的周公尚且能清楚的认识到喝酒过量的危害,而为我们留下《酒诰》一文规范喝酒行为。可是当下众人,却打着传统酒文化的幌子来掩盖自己毫无节制的饮酒恶习,着实令人汗颜、羞耻。

02.两汉和三国时期的酒文化

到了汉朝,在《汉律》中就有明文规定“三人之上无端群饮,罚款四两。”萧丞相之所以颁布这样的律令,就是深深察觉到了饮酒的危害,尤其是在西汉政权建立初期,若是放纵百姓不管不顾,任由其聚众群饮,对社会的稳定,治安的维护极其不利。

因此,在汉朝你想有事没事的约上三五好友小酌一杯。要么你运气够好没被举报,要么就是你家财万贯够支付罚款,否则如此天价的一台酒宴,足够让人望而生畏。

那在汉朝,百姓在什么场合下能喝酒呢,酒又该如何喝才合乎礼仪呢?答案就是“乡饮”。

在汉朝民间郡县,每年三月,学校祭祀周公和孔子时,要举行盛大酒会,师生开怀畅饮。然而,这个畅饮也并非毫无节制的乱饮、狂饮,以至于把好端端的一场盛会变成闹剧。

那么,对这样的宴会,喝酒的度又该如何把控呢。参考三国蜀汉名相诸葛亮的《又诫子书》就能知晓。其书中言道“夫酒之设,合理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

《又诫子书》中关于宴请、聚会等该如何喝酒,怎么把控度量等做了很好的诠释。即喝酒得合乎礼仪,喝到身体舒适就该结束聚会。可是,若此时主人还未尽兴,客人还有些余情,可以继续喝到醉意醺醺,但却不能喝得神志不清。

酒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适量的饮酒能愉悦身心,增进感情。可若放纵自己,不加节制,喝得烂醉如泥、浑浑噩噩则会伤身殒命。正如《饮膳正要》所言:“少饮为佳,多饮伤神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也。醉饮过度,丧生之源。”

03.唐朝的酒文化

纵观当下,一些人为了放纵自己的欲望,肆无忌惮的狂饮,大多时候都用唐朝诗人是如何喝酒,不喝酒、不醉酒就没有灵感,写出不好的诗句等来说事。遇到个稍有文化的,偶尔还会吟诵几句为佐证,驳斥你让其少喝点的观点,进而无所顾忌的开怀畅饮。而这其中引用得最多的,莫过于李白《将进酒》“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此两句诗。

然而,唐朝时期的喝酒风气当真如此?其实,但凡是对唐朝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并非那么一回事。

唐朝喝酒确实比之以前的朝代放开了许多,例如朝廷的喜庆加冕、册封;士大夫之间的社交活动;各阶层的家宴、节日宴请等。虽然喝酒的次数、频率多了,但是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胡吃海喝、全无章法。

关于这一点,从唐代诗人王梵志的诗句中就能看出。他在诗中是这样描写饮酒的,“巡来莫多饮,性少自须监。勿使闻狼相,交他诸客嫌。”其大意便是,别人进酒之时,如果自己酒量小,那就少喝一点,不能逞强贪杯。不然醉酒失态,容易引起其他客人的嫌弃。说到底,王梵志其实就是在告诫我们,切莫贪杯。

而那些贪杯之人,就好比李白,根据皮日休《李翰林诗》中所讲,李白那是“醉致疾亡”,即是喝酒喝到五脏受损,引发疾病,丢了性命。

明代作家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道:“古人饮酒有节,多不至夜。”元代名相耶律楚材也曾言道:“酒能腐蚀铁器,何况五脏乎?”古人所崇尚的酒文化那是在遵循礼仪的前提下,控制总量,兴尽而止。

反观今天,在那酒桌之上,古人留下的酒德似乎早已荡然无存,有的仅仅是假借古人之名,行醉酒之实的拙劣行径罢了。类似“宁可伤身体,不能伤感情”“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等劝酒说辞层出不穷,不仅有失风度,更损人伤己。

“饮不至醉,半酣即停;醉不至狂,微醺即醒;三杯通大道,一座讲文明”这才是中国传统的酒文化,这才是应该渊源流传的酒德,这才是我们该继承和发扬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