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胆是蛇体内贮存胆汁的胆囊。蛇胆性凉,味苦微甘;具有祛风除湿、清凉明目、解毒去痱的功效。蛇胆的颜色以碧绿色为佳,淡黄或橙色者称为“水胆”,无药用价值……
加工方法
蛇胆取出后不宜放置过久,必须马上加工处理,否则易变质失去药效。蛇胆制品的加工方法如下:
蛇胆干:用细线扎住蛇胆的胆管晾干即可。
蛇胆酒:取2~3个蛇胆,剪开胆囊,置于1000克左右50度以上的粮食白酒中即可;1~3日后可饮。
胆汁真空干燥粉:将鲜胆汁放入真空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得到绿黄色的结晶粉末,将粉末装瓶或装袋备用。
蛇胆丸:用蛇胆汁配以补益中药制成丸剂,如“蛇胆追风丸”等。
蛇胆中药:将陈皮、川贝、半夏、天南星等的粉末装入蛇胆酒中,待吸取酒后取出晒干,即成蛇胆陈皮、蛇胆川贝、蛇胆半夏、蛇胆天南星等散剂蛇胆中药。
蜜饯蛇胆陈皮:如广东某柑橘生产的“蛇胆陈皮”,并非用的中药散剂,而是用老陈皮制成的一种盒装蜜饯。陈皮本身具有止咳化痰作用,加入蛇胆当然可以加强功效了。
泡制蛇胆酒:一般用鲜胆。杀蛇后取出蛇胆,用水洗净血污,在少量酒中浸洗5分钟左右,放置在备好的酒瓶中,酒度必须是50度以上的纯粮白酒,一般放1~2枚蛇胆。三蛇胆酒应放品种不同的三枚蛇胆,五蛇胆酒则放五枚不同类的蛇胆,两个月后可饮服。
药疗价值
医用范围
蛇胆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临床,自古至今,在民间一直倍受推崇。最早记载见于汉朝《明医别录》,有蚺蛇(蟒蛇)胆、蝮蛇胆以及我国特有的蕲蛇的蛇胆。
蛇胆性凉,味苦微甘,有行气祛痰,祛风去湿,治疗咳嗽多痰、目赤肿痛、皮肤热毒、口眼生疮、肺热咳嗽、胃热疼痛、肝热目赤、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和痔疮的功效。可调补人的神经系统,对神经衰弱、高热神昏和小儿惊风等症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调解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延缓机体衰老。
毒副作用
生吃蛇胆易引发中毒性疾病,轻则恶心、呕吐、头晕,重则危及生命。这是因为蛇胆含有胆汁毒素、组织胺、胆盐及氰化物等物质,进入人体胃肠道后,其毒性成分被吸收并进入肝脏,再由肾排出。因此,中毒患者以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肝损害的发生率最高,其次表现为胃、肠、心脏、脑等脏器受累,若不及时抢救,死亡率很高。
蛇胆导致中毒甚至致命的原因:许多人误认为将蛇胆连同白酒一道吞服就能起到杀菌的作用,但在不刺破蛇胆的情况下,白酒对胆汁中所含的病菌根本无能为力。反而只会促进胃肠道对胆汁的吸收,加剧毒副作用。另一方面,胆汁中含有许多由肝脏输出的有毒物质,有严重肝毒性偏向,其中还可能含有引发免疫机制作用的药物成分。在吞服蛇胆的同时,也就将这些有毒物质同时吞入体内,加重了自身肝脏、肾脏、胆囊的排毒压力,极易损伤体内各器官的功能,诱发肝、肾功能衰竭
因此,切勿听信谣言,轻率地进食生蛇胆、生蛇血,以免危及生命健康。若确实需要服用蛇胆类制品,应选用正规厂家经过严格处理的产品。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