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生态特征
米蒿属强旱生植物,为高寒荒漠草原的伴生种、亚优势种,个别情况下是建群种。群落比较密集,总盖度可达30—60%,层次不明显,种类组成比较贫乏。草群的主要植物有珍珠(Salsolapasserina)、枇杷柴(Reaumuriascongori–ca)、合头草(Sympegmaregelii)、早(ArtemisiaxeroPhytica)、尖叶盐爪爪(Kalidiumcus–pidatum)、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等;杂类草有银灰旋花(ConvOlvulus米蒿因与适口性较好的禾草、灌丛,杂类草组成群落,具有较高的放牧利用价值,尤其利于山、绵羊的放牧。该草鲜时气味较重,适口性较差,但霜后气味大减,羊和骆驼更加喜食。因草群盖度较大,故相对产草量较高,每公顷鲜草产量在1000—2000kg之间。其化学成分见表83–l,氨基酸含量见表83–2。从上表的化学成分和氨基酸的分析可知,该草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粗蛋白质含量较高,钙磷比为3.3—3.8:1;灰分含量中等偏高,据有关资料报道,在微量元素分析中,其钾,钠元素含量在同生境植物中最高,而铁,镍元素的含量也很高。该草的营养比为4.31,属氮—碳营养型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