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人与文学:胡适言论集》读后感 走近青年中国的朋友胡适

2015/8/28 20:39:39 作者:xw_yushu… 来源:yxlady
年仅26岁的胡适之以现代知识分子的形象,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最为重要的发起人之一。他的影响遍及几代青年人,这些青年人以他们的青年志气逐渐造就了一个“青年中国”。

在“中学教育”和“读书教育”这两部分,胡适向青年人开出了一系列关于国文和国学的书单,但若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今天绝大多数年轻人的国文和国学基础是算不得过关的。虽然所列书目只是他眼中的基础标准,然而对于当今的学校和学生而言均已算作奢侈了。学生本来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各门功课,在国文和国学上不可能投入这么多精力,因此就现实情况来看,这些书目只能供对国文和国学有钻研兴趣的有志青年参阅了。对于如何读书,胡适先生有一句话非常传神:“青年人要读书,不必先谈方法,要紧的是先养成好读书,好买书的习惯。”读书买书的习惯一旦形成,读书就顺理成章,压力自然减小很多。他还说:“为学当如埃及塔,要能博大要能高。”对于尚在知识的海洋里迷茫的青年来说,这些真切朴实的话有一种坐标的作用。 
胡适不光为青年人树立了学问和人生的路标,也为中国现代学术树立了路标,这些路标就是他所倡导的思想方法。在“大学教育”和“思想与家国天下”中,胡适在多个场合都强调治学方法的重要性。虽说就学术造诣而言,胡适的确比不上他的那些学生们比如冯友兰、傅斯年等等。但正是在胡适所订立的坐标之上,中国现代学术才开出一朵又一朵花儿来。胡适一生所身体力行的方法,可用“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来概括。但早在1919年发表《少年中国之精神》时,胡适就曾提出年轻人要“注重假设”、“注重实证”。他这一生都在贯彻他从导师杜威那里学来的“实验主义”方法论,并以此去考证《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也用这种方法来研究禅宗和《水经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就第二个层次而言,评注者萧博士做了许多难得的工作。不仅向读者介绍了胡适这些文章的思想和背景,也会把他放在同时代的师友和论敌的网络当中来理解他。比如在“家庭教育”这一部分,评注者不仅在背景钩沉里讨论了胡适,还讨论了他的导师杜威、同门陶行知,以及鲁迅先生的家庭教育理念;此外,评注者还阐述了钱穆和贺益德在这一领域的主张;不光如此还分析了“胡适的人际世界”、胡适为什么会谈容忍与自由等等。评注者指出,胡适一生提倡自由主义,其落脚之精髓却是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而这恕道却最先受教于他母亲;他所提倡的健全的个人主义,也多得力于孟子的大丈夫精神。所以,胡适正是“三分洋货,七分传统。” 
在“读书教育”这一部分,评注者在胡适《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之后,又分别附加了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和钱穆的《七部“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以及二者对于胡适所选书目的评论。之所以在胡适之后还要选取梁启超和钱穆的书目和评论,是要对胡适先生的主张和兴趣有所平衡,把与胡适不同的意见也反映进去,让读者能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国学书目。凡是能引起争议的胡适言论,该书都在背景钩沉和附录里面进行了平衡处理,这也反映了评注者对读者负责的态度。 
就第三个层次而言,评注者不光对胡适的言论进行了相对客观的点评和发挥,也把自己就这一问题的认识进行了阐释。评注者的总体态度是,对于胡适先生激进否定传统文化的做法需要再反思。基于这种态度,评注者将“为学”与“为人”打通,对胡适先生的偏颇进行了一定的纠正和补充。比如还是在“家庭教育”中,当谈及胡适所受母亲的教育时,作者评论道:“智、仁、勇被《中庸》称为三达德,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德行,这三种德行之中,‘仁’又是居于统领地位的,有了‘仁’、‘智’和‘勇’才有了方向、才有动力。……母亲以爱来诠释‘生命的教育’,以自己的生命来诠释这种最好的教育。……没有这种‘生命的教育’,是不可能有中国历史上的胡适之先生的。但可惜的是,胡先生并未能弘扬此‘生命的教育’。”萧博士还指出,胡适之先生等民国名流,救国心切,急于开启民智,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丧失了“仁”而专门求“智”,实在是丧失了固有文化之根本。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为人与文学 胡适言论集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