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小儿皮下血肿原因有哪些 一篇治愈小儿皮下血肿的良方

2015/9/9 17:14:16 作者:YUb-wang… 来源:yxlady
婴儿出现磕碰是非常常见的,而且绝大多数是“皮外伤”,只要在跌伤后,马上能哭、能用手伸向来抱他的亲人,可以基本上排除“颅脑外伤”的可能,而是“皮外伤”而已。

婴儿出现磕碰是非常常见的,而且绝大多数是“皮外伤”(头皮皮下血肿也是最常见的一种),不会有“颅脑损伤”。只要在跌伤后,马上能哭、能用手伸向来抱他的亲人,而且眼球无“快速震颤”、无“喷射性呕吐”,30分钟后也无以上情况出现,那么就可以基本上排除“颅脑外伤”的可能,而是“皮外伤”而已。 对于婴儿的皮外伤,你开始的处理估计存在很大的不足,导致皮下血肿这么大,这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的 (以下处理请记住:以后就这么处理) ,一般撞伤作,不要马上去摇、大力胞婴儿,一定要冷静,先排除“颅脑外伤”的可能,因为:如果在有“颅脑伤”的情况下,去摇、大力抱小孩反而会加重“脑出血”,导致严重后果。(正确情况是:固定体位抱起来观察,而不是去“搓损伤处”);在排除“颅损伤”的情况下,确定为“皮外伤”,那么马上用“冰块”包毛巾(没有冰块的,可以用冻成块的肉块也是可以的),对有磕碰、红肿的地方进行“冰敷”(这一点非常重要); 每一下敷10秒,停5秒,再敷,总共要15分钟以上(或在受伤的12小时内,连续敷), 这样就可以尽量减少皮下出血,也不会形成“血肿”,同时此法有“止痛”的效果,并为以后的康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切忌:用手进行“搓揉”和“按压”,12小时内忌“热敷”(因为这会加重血肿和疼痛) 冰敷后,可以涂上“万花油”(注意不会沾到眼睛),如果没有,用“普通的感冒药、退热药”粉涂在上面也是有很好的效果。 受伤24小时后,就可以采用“热敷”,方法也“冰敷”相同,只不过“冷改为热”而已,(热敷必须在受伤24小时后,至少18小时),热敷可以多进行几天。 3、如果有“颅脑伤”(症状就是第1点的内容的几个要点),那么请马上到医院急诊科处理。 4、你小孩明显属于“皮外伤”,现在已经错了“冰敷”时机,现在皮下血肿比较大,疼痛是必然的。 ——目前的关键是“止痛”,可以用一些常用药,如:退热用的“美林”,或“去痛片”,或“必理痛片”,碾成药粉,涂在血肿处(不是口服),就有一定的止痛效果。 ——不要老是去按压血肿处,可以采用热敷。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及血肿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方法:对2536例住院小儿不同部位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及血肿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四肢静脉穿刺及头皮静脉穿刺发生皮下瘀血和血肿的几率较小,而颈外静脉和腹股沟股静脉穿刺容易发生皮下血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静脉穿刺后正确地拔针和准确地按压穿刺部位,可以减少皮下瘀血及血肿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操作中最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常用于化验检查、诊断等静脉采血、静脉注药、静脉输液等治疗。该项侵入性技术操作的要求很高,成功穿刺后的拔针却因诸多人为因素,而造成穿刺部位的皮下瘀血及血肿,尤其是小儿患者的发生率更高。我们结合儿科临床体会分析报告如下。静脉穿刺后的皮下瘀血和血肿,由于体征表现清楚,常常会对患者造成精神上的不适感,这在小儿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因此,静脉穿刺后的皮下瘀血和血肿有时会给医疗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小儿静脉穿刺护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本资料显示,四肢及头皮静脉穿刺的皮下瘀血及血肿发生率相对较低(分别为7.5%和5.3%),而腹股沟股静脉及颈外静脉穿刺的血肿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3.9%,12.3%)。

123下一页

小儿皮下血肿原因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