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失衡护理诊断/问题
1 体液不足 与高热、出汗、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等导致的大量体液丢失有关。
维持正常的体液量
① 去除病因:采取措施预防水、钠代谢失调,遵医嘱积极处理原发疾病,防止体液丢失
② 补充液体:遵医嘱及时、准确的补充液体。
补液量:包括生理需要量、已丢失量和继续丢失量三部分。
生理需要量:一般成人每日需要量为2000—2500 ml,氯化钠5—9 g,氯化钾2—3g,葡萄糖100—150 g。 已丢失量:指在制定补液前已经丢失的体液量,按缺水程度补充,轻度为体重的2%—4%;中度为4%—6%;重度为6%以上。继续丢失量:成人体温达40℃,需补充1000 ml液体;出汗湿透一套衣裤,需补充1000 ml液体;气管切开病人需补充1000 ml液体。补液量= 生理需要量 + 已丢失量和继续丢失量(额外损失)。
补液原则:第一个8h补充总量的1/2,剩余1/2在后16个h内均匀输入。 补液顺序:先盐后糖、先晶后胶(但是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应尽早补充胶体溶液。)、液体交替、尿畅补钾(尿量达到40ml/h的情况下才能补钾。)
③ 观察疗效:补液过程中,密切观察疗效,如生命体征、精神状态、口渴、皮肤弹性、眼窝下陷等的恢复情况,以及尿量、尿比重,血常规、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心电图及中心静脉压的变化。